首 页
紫砂资料
特价紫砂壶

紫砂烧制方法与千年龙窑 2016-06-15

紫砂壶信息网资讯: 紫砂烧制方法与千年龙窑     紫砂器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的陶土工艺品,原产地在江苏宜兴。
根据现发现的历史遗迹,宜兴制陶历史可追溯至新时期时期,唐代的宜兴陶瓷,有着明显的进步和发展,并开始使用龙窑烧制。
宋代商业经济繁荣,全国陶瓷业极度发达,各地名窑迭出,宜兴窑中的一枝奇葩——紫砂陶,已在这时开始形成。
宜兴紫砂壶名家:徐俊英紫砂《玉龙戏水壶》图片   陶,被称为火与土的艺术,泥胎入窑经过火的考验,重获新生。
烧成紫砂壶的窑炉,经历了龙窑、倒焰窑到隧道窑的演变。
其中龙窑使用时间最长直到1957年才被倒焰窑代替。
1973年,隧道窑取代了倒焰窑。
龙窑所用燃料是茅草、松柴。
倒焰窑的燃料是烟煤。
隧道窑则以重油为燃料。
2012年4月14号,考察的第二天下午,我们前往位于宜兴市丁蜀镇前墅村的前墅龙窑。
车子停下,我们必须走过一条并不宽敞的街道才能到达前墅龙窑,在路上看到了一个风格独特的门,由几条简单的木框和陶盆组成的门板,伴随着稀稀落落的小雨通过这扇古朴随性的门已经提前感受到了龙窑的气息。
龙窑大门前石碑上写着,宜兴窑址-前墅龙窑(明至今)。
站在这里望向山坡上的龙窑,这座明朝留下来的古窑薪火相传至今。
通过查阅文献了解了龙窑从兴起到兴盛再到被其他烧窑方式取代的历史,同时也是传统紫砂烧制工艺的发展过程。
      前墅龙窑,创烧于明代,延烧至今,是宜兴地区目前仍以传统方法烧制陶瓷器的唯一一座龙窑,在国内也是仅存的两座还在烧制陶瓷品的明代古窑之一(另一处是广东佛山石湾的“南风古灶”)。
据《宜兴县志》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宜兴就出现了圆形的升焰窑,唐代中叶开始向龙窑转变,直到1932年,出现了第一座倒焰窑,1957年,烧烟煤的倒焰窑普遍取代了烧柴草的龙窑。
1965年,以重油为燃料的隧道窑烧制技术出现,到1973年,隧道窑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
从1990年代,又陆续出现了推板窑、辊道窑、梭式窑和电窑。
现在保留下来的前墅龙窑通长 43.4米,窑身外壁宽约3米,内壁底部宽约2.3米,高约1.55米。
窑身左右投柴孔(俗称鳞眼洞)42对。
西侧设装窑用壶口(窑门)5个。
    以上就是紫砂壶信息网整理的关于“紫砂烧制方法与千年龙窑”的相关介绍。
    来源:紫砂壶信息网-紫砂知识频道,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来源:紫砂壶信息网 http://www.zishahu.info/zhishi/fc5e7fd807e1cd64f03b872957bce2b9_38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