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紫砂资料
特价紫砂壶

睦邻点:架起邻里和谐“心桥” 2018-02-20

紫砂壶信息网资讯:  睦邻点:架起邻里和谐“心桥”     9月10日下午,在宜城新华社区交通小区门口,万水华和吕玉芳等六七名居民不时朝小区内张望着。
“今天怎么还没见着马荷妹?”万水华焦急地问着。
吕玉芳则叹了口气,说:“不知道他家老梅情况怎样了。
”     原来,9月7日晚上7点多,马荷妹和丈夫梅顺荣在小区睦邻点里“炒地皮”,梅顺荣捡牌时突然摔倒在地。
“不好,是脑梗!”正在现场的小区居民钱杏平着急地喊了一声。
这一声就像是命令,小区里五六个居民立刻把梅顺荣抬到钱杏平的车上。
“我再开一辆车,你们上我的车,老梅个子大,到医院肯定需要人手帮忙抬!”小区居民陆建明也发动了自己的汽车,紧跟在钱杏平汽车的后面……     10日下午三点多,当终于见着马荷妹时,万水华立刻着急地开口问道:“老梅怎样了?”“啊呀,这两天忙着照顾他,我都没时间和大家说声谢谢。
”马荷妹感激地拉着万水华等人的手说,“那天他十分钟就被送到医院,医生说幸亏送得及时,这两天情况还算稳定。
”听到这些,大伙都舒了口气。
    大伙关心梅顺荣,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是大伙的邻居。
而帮助邻里,是这个小区大部分居民的“本能”。
这些年来,交通小区就像一个“大家庭”,谁有困难,大家总爱伸手帮一帮。
那么,是什么串联起了邻里情?“是睦邻点!”今年74岁的“点长”万水华骄傲地说。
睦邻点,顾名思义,就是居民和睦相处的联系点。
为改善邻里关系,2008年,宜城街道新华社区率先在社区内引导建立了4个睦邻点。
当时,交通小区的万水华家就是其中之一。
2011年10月,这一睦邻点又移到了小区内一间二十多平方米的闲置小屋内,居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来这里拉拉家常;邻里间有了误会也会来这里交换意见,大家帮着做做劝解工作;有共同爱好的邻居们,还会聚在睦邻点自娱自乐……睦邻点还经常举办亨饪、乒乓球、象棋等比赛。
    睦邻点使居民们逐渐找回了传统的邻里之乐,少了矛盾。
去年底,小区80多岁任振先家里的卫生间突然漏起水来,他推测是楼上邻居家的抽水马桶出了问题。
因为,大家都是睦邻点里的老相识,楼上邻居得知此事后,感到很不好意思,由于一时半会找不到人修理,每次上厕所,他和老伴都主动到家附近的公共厕所上。
这一举动感动了任振先,他立刻发动身边人,为邻居找来了修理工,帮忙解决了漏水的问题。
作为“点长”,如今万水华时常会感慨地说:“现代社会,楼越筑越高,一个小区里、楼上楼下居住多少年也互不相识。
‘邻里好,赛金宝。
’其实,无论社会怎样发展,许多美好的东西都不应淡化。
而睦邻点,让陌生的邻居熟悉起来,让寂寞的楼道热闹起来,也让困难的邻居幸福起来。
”     以上就是紫砂壶信息网整理的关于“睦邻点:架起邻里和谐“心桥””的相关介绍。
    来源:紫砂壶信息网-宜兴新闻频道,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来源:紫砂壶信息网 http://www.zishahu.info/zhishi/7c0d2e67fd272f11c85c0ad2c8a4ec68_37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