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紫砂资料
特价紫砂壶

徐悲鸿精神,爱国爱才大无畏 2017-12-23

紫砂壶信息网资讯: 徐悲鸿精神,爱国爱才大无畏    伴随着秋日的晨曦,在追寻悲鸿大师足迹的第三天,采风团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内见到了徐悲鸿先生的儿子徐庆平先生,并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专家学者展开了深入交流。
虽然经过一夜风尘仆仆地赶路,但采风团每个人的脸上,都没有一丝倦意。
  从悲鸿先生在北京期间的艺术活动,到时下美术界的教育问题,专家学者们讨论热烈。
上世纪初,受四王末世文人画影响,中国美术毫无生气,陈陈相因,呈现出混沌颓败的状态。
面对当时日益颓废的中国美术,作为中国新美术运动的奠基人,1918年,就在离中国人民大学不到五公里的北京大学内,徐悲鸿先生于任教期间撰写了《中国画改良论》,为他日后构建科学规范的美术教育体系埋下了伏笔。
悲鸿先生的思想也延续在了儿子徐庆平身上,他流露出对时下美术教育的担忧,认为现在的学生写生创作时仅仅依靠对着照片临摹是不够的,这种形式只会让艺术创作倒退。
他提倡美术教育还应效法自然,外出写生才是做好造型基础的根本。
紫砂茶壶     短短两小时的交流,让大家对悲鸿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
悲鸿精神,最简单来说,就是爱国,爱才,大无畏。
而在当时,悲鸿精神更多的是对国民精气神的一种鞭策,一种铁肩大义守护社会的良心。
新时代下,悲鸿精神必将延续。
图为采风团团长范文道(左)向徐庆平先生赠送《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艺术与传播研究所2014年年鉴》。
    以上就是紫砂壶信息网整理的关于“徐悲鸿精神,爱国爱才大无畏”的相关介绍。
    来源:紫砂壶信息网-宜兴新闻频道,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来源:紫砂壶信息网 http://www.zishahu.info/zhishi/5dedca5c9815f2a7d901b19abbbeafbe_37423.html)